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一萼红·乍寒轻

厉鹗 厉鹗〔清代〕

乍寒轻。被邻园翠羽,唤起爱山情。烟草残碑,风榛断笛,千载谁记经行。想春在、楼痕几曲,破晓霁、妆镜见飞英。欲雪消时,无人知处,峨髻青青。
飘瞥少年前梦,便移舟弄水,有若平生。西塞鱼肥,东林酒熟,滋味何似浮名。待传与、蘋香暖信,醉吟地、常忆柳边城。回首家江非远,十四长亭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寒气初降尚轻微,忽被邻园翠鸟的啼鸣,唤起我对青山的眷恋之情。荒草笼罩着残碑断碣,风吹榛林传来断续笛声,千年岁月谁还记得曾经有人途经?料想春天藏在楼阁曲折处,破晓雨霁时,梳妆镜里可见落英缤纷。当残雪将消之际,在那无人知晓的地方,青峦如髻依旧葱茏。
少年往事如浮光掠影,曾移舟戏水,仿佛此生本该如此自在。西塞山的鱼儿正肥,东林寺的新酒已熟,这般滋味哪像浮名般虚妄无凭?待要传递蘋草的芳香与春日暖意,醉酒吟诵之地,总让我忆起那柳色浸染的边城。回头望去,家乡江水并非遥远,却隔着十四个长亭的路程。

注释
霁:雨雪停止,天放晴。
飞英:飘舞的雪花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词以 “乍寒” 起兴,借翠羽、烟草、残碑、断笛等意象,在今昔交织中熔铸沧桑感与山水情。上片绘荒寒春景,暗藏历史兴亡之叹;下片忆少年弄水、西塞鱼肥的自在时光,以 “滋味何似浮名” 点明对本真生活的向往。结句 “十四长亭” 以空间距离写乡愁,景语含情,于疏淡笔墨中见深婉韵致。

厉鹗

厉鹗

厉鹗(1692-1752),字太鸿,又字雄飞,号樊榭、南湖花隐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学家,浙西词派中坚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。家贫,性孤峭。乾隆初举鸿博,报罢。性耽闻静,爱山水,尤工诗馀,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著有《宋诗纪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 213篇诗文  7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为学一首示子侄

彭端淑 彭端淑〔清代〕

  天下事有难易乎?为之,则难者亦易矣;不为,则易者亦难矣。人之为学有难易乎?学之,则难者亦易矣;不学,则易者亦难矣。

  吾资之昏,不逮人也,吾材之庸,不逮人也;旦旦而学之,久而不怠焉,迄乎成,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。吾资之聪,倍人也,吾材之敏,倍人也;屏弃而不用,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。圣人之道,卒于鲁也传之。然则昏庸聪敏之用,岂有常哉?

  蜀之鄙有二僧:其一贫,其一富。贫者语于富者曰:“吾欲之南海,何如?”富者曰:“子何恃而往?”曰:“吾一瓶一钵足矣。”富者曰:“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,犹未能也。子何恃而往!”越明年,贫者自南海还,以告富者,富者有惭色。西蜀之去南海,不知几千里也,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。人之立志,顾不如蜀鄙之僧哉?

  是故聪与敏,可恃而不可恃也;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,自败者也。昏与庸,可限而不可限也;不自限其昏与庸,而力学不倦者,自力者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竹石

郑燮 郑燮〔清代〕
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如梦令·燕子未随春去

吴藻 吴藻〔清代〕

燕子未随春去。飞到绣帘深处。软语话多时,莫是要和侬住。延伫,延伫。含笑回他不许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