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鱼捉獭
《中国古代民间故》〔近现代〕
魏明帝游洛水,水中有白獭数之,美净可怜,见人辄去。帝欲取之,终不可得。
侍中徐景山曰:“獭鲻鲻鱼,乃不避死。”画板作两生鲻鱼,悬置岸上,于是群獭竞逐,一时执得。
帝甚嘉之,曰:“闻卿能画,何以妙也?”答曰:“臣未尝执笔,然人之所作,可庶几耳。”帝曰:“是善用所长。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魏明帝到洛书游玩,水中有好几只白獭,样子美丽安静令人喜欢,但它们看见人就马上离开。魏明帝想取得白獭,最终没有如愿。
侍者徐景山说:“白獭喜欢吃鲻,(为了吃)连死都不怕。”于是在画板上画了两只鲻鱼,悬挂在岸上。于是白獭竞相追逐,一下子可以抓住。
魏明帝赞叹不已,说:“早就听说你擅长画画,没想到(你的画技)这么神奇。”徐景山回答说:“我并没有在画画上下功夫。”魏明帝说:“这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专长。”
注释
可怜:令人喜欢。
辄:就。
嗜:特别爱好。
嘉:夸奖。
尝:曾
简析
此文以魏明帝游洛水欲捕白獭不得为引子,展现了侍中徐景山的智慧与才能。徐景山通过观察白獭的习性,巧妙利用画板作鲻鱼引诱白獭上岸,成功捕获。当魏明帝询问其画技何以如此精妙时,徐景山谦逊地回答自己并未亲自执笔,但了解他人画作之精妙,能借鉴并运用到实际中,魏明帝称赞其“善用所长”。这篇故事不仅体现了徐景山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,还强调了观察、学习与巧妙运用知识的重要性。
五古·挽易昌陶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去去思君深,思君君不来。
愁杀芳年友,悲叹有馀哀。
衡阳雁声彻,湘滨春溜回。
感物念所欢,踯躅南城隈。
城隈草萋萋,涔泪侵双题。
采采馀孤景,日落衡云西。
方期沆漾游,零落匪所思。
永诀从今始,午夜惊鸣鸡。
鸣鸡一声唱,汗漫东皋上。
冉冉望君来,握手珠眶涨。
关山蹇骥足,飞飙拂灵帐。
我怀郁如焚,放歌倚列嶂。
列嶂青且茜,愿言试长剑。
东海有岛夷,北山尽仇怨。
荡涤谁氏子,安得辞浮贱。
子期竟早亡,牙琴从此绝。
琴绝最伤情,朱华春不荣。
后来有千日,谁与共平生?
望灵荐杯酒,惨淡看铭旌。
惆怅中何寄,江天水一泓。
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小小寰球,有几个苍蝇碰壁。嗡嗡叫,几声凄厉,几声抽泣。蚂蚁缘槐夸大国,蚍蜉撼树谈何易。正西风落叶下长安,飞鸣镝。
多少事,从来急;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震荡风雷激。要扫除一切害人虫,全无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