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城计·节选
《三国演义》〔明代〕
孔明传令,教“将旌旗尽皆隐匿;诸军各守城铺,如有妄行出入,及高言大语者,斩之!大开四门,每一门用二十军士,扮作百姓,洒扫街道。如魏兵到时,不可擅动,吾自有计。”孔明乃披鹤氅,戴纶巾,引二小童携琴一张,于城上敌楼前,凭栏而坐,焚香操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诸葛亮下达命令,要求“将所有旌旗全部隐藏起来;各军严守城中的岗位,若有擅自出入或高声喧哗者,一律斩首!同时,四座城门大开,每座门派遣二十名军士,装扮成普通百姓,负责清扫街道。当魏军到来时,他们不得擅自行动,我自有计谋。”随后,诸葛亮身披鹤氅,头戴纶巾,带着两名小童,携带一张琴,登上城楼前的敌楼,凭栏而坐,焚香弹奏起琴来。
注释
隐匿:隐藏。
妄行:随便行动。
鹤氅:鸟羽制成的裘。用作外套。
纶巾:头巾。
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
王直〔明代〕
初,公未显时,已欲任天下之重,尝曰:“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夫忧人之忧,而欲免其忧;使人皆乐,然后与之同其乐。此岂小丈夫然哉?孟子曰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犹已溺之;稷思天下有饥者,犹已饥之。”公之心,犹是也。故其徳业之盛,不愧乎古人,岂特着于西土也哉!呜呼!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者多矣。不以天下之重自任,则其所存所行,一主于为己,人之利害不少槩于其心,而又悻悻然自以为得。功烈之卑,无足怪也,而所为士者固当为是邪?然则公之孙、兴邦之人士及四方之来者,拜公之庙,慕公之功业,必当师公之心,充之以仁义,而力行之于公。其殆庶几乎!故为之记而道愚之所闻,使刻诸石告焉。凡以赀来助者,其姓氏皆载之碑阴。